发布日期:2024-10-18 23:52 点击次数:102
厦门钨业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2263.41万元,融资偿还2308.96万元,融资净偿还45.56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2000.0股,融券偿还3600.0股,融券余量37.26万股,融券余额631.95万元。融资融券余额9.07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明明已经得了真经还要取经,
正如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各位好,今天想多休息,写个闲篇吧。说个《西游记》里最大的秘密。
在昨天《唐僧师徒五人,就是人生中的五种苦厄》一文中,末了我抄了一段佛教里流传最广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有朋友问我这段话什么意思,其实说来有趣,虽然今本《西游记》是一个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主线的故事。但你读过原著你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该书的作者既不是什么佛家弟子,书中的大部分情节也早已跟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去天竺取经没了半毛钱关系。
但唯一的例外,就是这段《心经》(西游记有些地方讹误成了《多心经》),它就是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从天竺学成归来后亲手翻译出来的。
历史上,玄奘取经归来后创立的唯识宗因为过于艰深而最终绝迹失传。但唯独这段《心经》,因为短小精悍、字字珠玑、被广为传颂流传。后来成为“禅宗七经”之首,再后来又通过禅宗深刻的影响了阳明心学。成为玄奘取经这段历史影响最大的遗殊。
而《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若说他真有什么信仰,显然就是阳明心学。所以作者对《心经》是非常推崇的,不惜在原著中全文录下。
经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但《心经》出现的位置却又在《西游记》中非常有意思,按正常的思维逻辑,它应该出现在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把真经取回大唐的时候,开坛讲法,念一段这心经,既照应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又突出了这部经书的珍贵,放在结尾更显强调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可是小说中,在经历反复谋篇布局之后,《心经》却没有出现在第一百回,而是出现在第十九回。
也就是说,西游记里唯一真正的“真经”,居然是在前期就被剧透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主要是因为,《西游记》的作者写作该书的目的还是“刺世”,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将唐僧、观音、乃至如来佛祖这些角色,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异化和丑化。这般变幻之后,《西游记》中的那灵山、那佛祖,反而担不起如此重要的这样一部经书了。
所以作者要给这部西游记里真正的“真经”另外安排一个去处。而这个去处就是小说中的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请注意,在西游记一百个回目当中,这一回是作者唯一使用了历史上唐僧的正名“玄奘”,而非后世的俗称“三藏”的地方。这个标题本身就在暗示读者:作者在这里要写一些不同风格的“真言”了。
而在该回当中,给唐僧授这套经的乌巢禅师也是个非常特别的角色——他出场可以说没头没尾,前文没有铺垫,后文也不再提及,即便到了灵山,众僧高宣佛号时也没有这一位的名字。与当初教悟空一身本事的那位须菩提祖师一样,都身份神秘。
而他说的话更是奇怪,除了传授《心经》之外,乌巢禅师念了几句诗,几乎是开天眼一样,准确预言(或者说概括)了唐僧这一路将遭遇的故事: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千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但你说他知道这么多吧,小说中却又特意写,乌巢禅师不认识悟空:
(乌巢禅师)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
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
禅师道:“因少识耳。”
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
禅师陪笑道:“欠礼,欠礼。”
这就神奇了,在西游记的世界观里,无论是天界的神仙还是下界的妖物,有哪个不认识孙悟空的?
何况乌巢禅师之后自己的偈子里亲口称悟空为“千年老石猴”,说明他不仅知道悟空,而且把他的底细知道的透透的。为什么要在这里装傻呢?
我们在《唐僧:那个被佛祖盯了一路的“套中人”》一文中曾经提到,《西游记》的作者,是非常喜欢利用看似“前后矛盾”的叙述去表达自己的真意的,那么本回当中如此明显的前后矛盾一定也有它的深意。而乌巢禅师不认识悟空,我能想到的理解有三重,请读者自行斟酌哪个合理贴切些:
第一重解释是:
就像本回目标题直接提了历史上的真实的玄奘和心经,作者这里也是在“打破第四面墙”,跳出小说之外,向读者传达信息。乌巢禅师可以视为从真实历史中来的旁观者,而真实的历史上,是没有孙行者,只有玄奘法师的。正因如此,他才说“不认识悟空”,也正因如此,他才能说出整个《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因为在真实世界中,这本书是面对读者“二维展开”的。
乌巢禅师是作为真实世界来的戏外人来“剧透”的。
第二重解释是:
这位“乌巢禅师”可能就是那位当年教悟空真功夫的须菩提祖师。
因为在小说第二回,须菩提祖师要赶悟空出门的时候说的明白:“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他让悟空装作不认识他,他自然也得装作不能认识悟空。
所以在西游世界里但凡有点神通的神魔妖怪当中,唯一有资格“不认识”悟空的,可能也就只有这位悟空的真师父了。
也正因他是其实不仅认得悟空,而且太熟,后文中才能直接点出他“千年老石猴”的本相。
甚至更大胆一些猜测,这位乌巢禅师—须菩提祖师,可能都是如来佛祖变的,你看他把唐僧取经路上将要遇到的种种妖怪,要遭什么难,收谁当徒弟,重点依靠谁。都说了个明明白白。在这本小说里,谁有资格为唐僧“没有苦难、制造苦难也要取经”?只有那个如来佛祖。
套用这个解释,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悟空在听乌巢禅师前说“不认得他”、后说“千年老石猴”之后,突然“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可能悟空听了这些暗示之后突然想明白了,原来前面教我本事是他、后面压我在五行山是他、如今非要我去取经又是他,所以举棒就打。
但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整本小说里,能跟悟空拉开如此战力差距的,除了跳不出手掌心的如来佛,就只有他师父须菩提祖师了。
至于三者到底谁,谁又不是谁,每个读者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我个人更愿意相信,乌巢禅师和须菩提祖师同源,却又不是如来——因为小说里如来那个形象,实在是过于暗黑、不佳。
第三重解释:
这个说起来就比较深了,请大家做好看长文的准备——
乌巢禅师在解释自己认识八戒、唐僧,却不认识悟空的时候,特意说了一句“因少识耳。”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很可能不是我们一般理解“我读书少,不认识你”那个意思。结合后文乌巢禅师马上要讲的《心经》,文中这里的“识”,可能是佛家所讲的“五蕴”之一。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它们是佛教所认为的五种构成我们身心乃至宇宙的因缘际会——
所谓“色”,即色蕴。指身体和外界物质的形象、色彩等感觉方面的对象,包括身体的五官感知以及与外界的各种物质相互作用。所以色蕴其实有些类似于柏拉图哲学重所讲的“物质世界”。
“受”,则是受蕴,则是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知觉,包括感觉到的愉悦、痛苦的感性感受。
“想”,是想蕴。指的是对感受的思考、分析、判断和反应,即对物质世界应激性的产生的种种欲念、诉求。
“行”即是行蕴。指的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动作和行为,包括言语、行动和内心的动态表现。
“识”即识蕴。指的是心灵的观察、辨别和认知能力,包括对外界和内心的理解,类似于古希腊柏拉图哲学通常所说的理念(idea)。
这里插说一句,同为古典时代哲学,对“世界”这个研究对象,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使用的是“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而二分,而佛教哲学则采用“五蕴说”进行了更细致的五分。这非常有意思。前者更有利于理性思辨,后者则更精妙入微。
而在昨天《唐僧师徒五人,就是人生中的五种苦厄》一文中,我们已经隐约提到,唐僧师徒五人,既然对应的我们人生中的五重困境。
那么再进一步延伸,或者说解析的更本质一些,他们其实也就对应了这“五蕴”,师徒五人也是这五蕴的隐喻与“俗说”:
白龙马对应的是“色蕴”,他被菩萨取出宝珠,化为畜生驮着唐三藏一路取经,这隐喻了我们凡人被囚困在肉体的牢笼中,只能用有限的感官去感知这个世界的种种有形物质。
而色蕴又是五蕴之中唯一属于物质现象的,其他四蕴都属于精神现象,所以龙马在取经团队当中天然低了一等。《西游记》重点讨论“师徒四人”,也正如佛教重点研究“四蕴”。
沙僧对应的是“受蕴”,他被发配下界,每七天忍受一次“飞剑贯胸”的刑罚,他在流沙河沉溺于吃人,吃了九世取经人,却茫然无解。最关键的是,沙僧受刑却不敢叫苦、吃人也并不上瘾、整个取经路上也一直沉默寡言,这隐喻的似乎就是停留在“受蕴”中躺平的人,只有感受、却不生欲念、更没有行动和对世道的理解。
而在《西游记》原小说中,沙僧是牵马而不是挑担的,这隐喻了受蕴与色蕴之间的紧密联系。色蕴的物质世界是通过受蕴作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正如白龙马要被沙僧牵着才能上山。
八戒对应的是“想蕴”,小说中的八戒是整个取经团队中“欲念”最多的角色,在高老庄他一心想着当女婿、娶媳妇,踏上取经路是为了图个正果,一旦遇上有难、他第一时间想分行李散伙,遇上女妖怪则生“非分之想”。
八戒的行为行为模式始终是被“想”所驱动的,而在取经团队中,他才是挑担子的那个,这对应着我们在世界中生存,“想蕴”所滋生的种种欲念,是支撑大多数人生存下去动力源泉。
而唐僧对应的是“行蕴”,正如我之前在《唐僧:那个被佛祖盯了一路的“套中人”》一文中解析的,唐僧这一辈子其实都是个随波逐流的“江流儿”,他被种种强大的形势逼迫着,不得不作出种种行动——先是受了唐王和菩萨的袈裟和禅杖,不得不踏上取经之路。上了路之后又如来集团严密的监管了起来。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所以他不得不不停的西行、不停的走,从他谨慎的行动中看,你会觉得他俨然一位高僧,但驱使他作出这些行动的真意,我们却不得而知。
在遇见乌巢禅师这一回中,似乎为了确定唐僧对应“行蕴”,当唐僧向乌巢禅师问取经之路时,乌巢的回答是:“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
注意,乌巢禅师答悟空说的是“少识”,答唐僧说的是“难行”,八戒说他“愿随唐僧做个徒弟”,对八戒这个想蕴的发愿,乌巢直说“好,好,好”。这里就是在暗示三人与其代表的三蕴的对应。
所以不消说,悟空所代表的就是“识蕴”,小说中,一再强调悟空是“心猿”,而在佛教当中,心与识又是紧密相连的,当你用“心”将所有能识知、能理解的现象进行认知和理解(既所谓“名色”),你就产生了识。
于是万事万物皆因心所化,五蕴最终要归识、唯识,也就是脱胎于唯识宗的法相宗常说的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唯识之后方能“悟空”,识成空则“五蕴皆空”,终究达到寂静涅槃的境地。
这就是乌巢禅师所传的《心经》的修行法门,也是《西游记》所倡导的渡劫、释厄的方法,唐僧师徒五人,代表了人生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沉陷所遭遇的五种苦厄,而当人一层层突破这些困厄,最终达到悟空的这一层境界时,他方才离真正的“释厄”——摆脱苦难不远了。
所以西游记真正的主角不是唐僧,而是悟空。西游记的哲学体系严格说也不是唯识宗或后世法相宗乃至禅宗的哲学体系,而是对其进行了借鉴和扬弃了的阳明心学。
但是在第十九回这一节,悟空刚刚开始走取经路,所以乌巢禅师借装不认识而点化他“因少识耳!”——你还没有足够的经历来“名色成识”,故而认不得我这真经,所以这真经授给你,你也得继续走这九九八十一难,等经历的差不多了,你也就自然悟道了。
果然,到了第八十五回,小说接近收尾的时候,作者特地写了这么一段——
“唐僧见了,十分惊慌,神色不安。
悟空便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
悟空接着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唐僧说:“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悟空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悟空此时不仅在神通上,甚至在修为上都超越了他师父,甚至说出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这样的禅机名句,直接给他师父上起课来了。
为什么同样是受了心经去走这取经路,悟空修为却反而超越了他师父呢?
因为跟现实中一样,同样历经一段人生,不同的人各凭的境界是不同的:
有人如白龙马,停留在“色蕴”,只能用肉体去服这苦役。
有人如沙僧,躺平在“受蕴”,苦也受着、福也受着,不想也不说,沉默毕生。
有人如八戒,挣扎在“想蕴”,有诸多颠倒梦想、欲求执念,却终不得脱。
还有人如唐僧,执着于“行蕴”,觉得反正取经路我全头全尾的走下来了,一路上不近女色、也不杀生,诸般戒律我都修持的紧,该行的我都行了,总好成了正果吧?
但唯独悟空,他是用心、用识去走完这条取经路的。所以最终能从“少识”到认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最终真正的“悟空”,悟到“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
再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雷音只在眼下,而那真经,他在上路之初,就早已取到了。
说直白一点,就是:日子都是过,但你用什么过,一辈子走下来,会区别很大。
我的读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不放自问一下,你呢?你度过此生,色受想行识,又是以哪个为重?
————————————————
总之,西游记跟读者开了个玩笑——真正的真经,在第十九回已经取到了,只是要参悟这真经中的奥妙,却要经历这取经路上的诸多磨难。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隐喻,很多人总感叹“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道理”就是真经,而我们的一生,就像这漫漫取经路。
取经和悟经是两码事,正如听见道理和真正参悟道理,是两码事。
为什么那些最重要的道理,我们十八九岁的时候可能就知道了,可是人祸百年,那其中的真意,你到八十五六能有所参悟就很不错了呢?
还是那乌巢禅师点的透:
因少识耳。
全文完1-10杠杆配资